学习工作经历
1997.9-2001.7 沈阳理工大学 学士
2001.9-2008.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博士(硕博连读)
2008.6-2010.8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讲师
2012.4-2013.4加拿大国家材料技术实验室 访问科学家(加拿大政府资助)
2010.9-2014.8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14.9-至今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破格)
2015.5-至今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生导师
2017.11-2019.10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助理
2019.10-2023.7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院长
2023.7-至今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长
个人简介:
重庆大学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担任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SCI一区期刊)和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s)(SCI二区期刊)编委,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镁合金分会和国际镁合金学会秘书长,以及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新型高性能镁基材料与制备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项目十余项,发表SCI论文120余篇,包括2篇Science论文,ESI高被引论文5篇,SCI他引5500多次,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主持制定ISO国际标准1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一等奖和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荣获2021年度国际镁科学技术特别创新贡献奖和ISO国际标准卓越贡献奖。
社会兼职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镁合金分会 秘书长
国际镁合金学会 秘书长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副秘书长
第二届全国镁合金青年工作委员会 主任委员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English letters) 编委、学科编辑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编委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
金属材料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工程材料、材料学基础、材料设计、专业英语、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电子陶瓷
研究生课程
轻合金材料与加工
主要研究方向
新型高性能镁基材料及制备技术
科研项目
主持的主要代表性科研项目:
1.结构功能一体化镁合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23.1-2027.12,主持
2.高强电磁屏蔽/高导热镁合金板材轧制成形技术与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1.12-2025.11,主持
3.镁合金模量与阻尼性能协同调控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22.1-2025.12,主持
4.镁合金纯净化理论与技术和超高强韧镁合金的发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7-2020.12,主持
5.利用第二相调控镁合金电磁屏蔽性能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1-2019.12,主持
6.镁基高延展性材料及在板材上应用的联合研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14.4-2017.3,主持
7.纯化对变形镁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2.1-2014.12,主持
8.高性能镁合金材料研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10.6-2013.12,主持
9.异质金属颗粒增强镁基铸造复合材料的制备原理和性能调控机制,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课题,2020.11-2025.10,主持
10.3C镁合金产品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重庆市科技支撑示范工程课题,2014.7-2017.3,主持
论文及专著
发表SCI论文120多篇,包括2篇Science论文,ESI高被引论文5篇,热点论文1篇,SCI他引5500余次
专利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主持制定ISO国际标准1项。
代表性专利:
1. 陈先华,赵娣,涂腾,潘复生. 一种高模量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811409122.0,2020年9月授权
2.陈先华,吴波,李建波,叶俊镠,鲁小芳,潘复生. 一种CoCrNi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910707743.5,2020年8月授权
3.陈先华,郜商羽,潘复生,宋锴. 一种高电磁屏蔽效能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711474597.3,2019年12月授权.
4.陈先华,陈娇,潘复生. 一种高塑性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710039520.7,2018年5月授权.
5.陈先华,徐笑阳,陈娇,潘复生. 一种含钙和钕的耐热变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610122638.1,2017年9月授权
6. 陈先华,潘复生,刘莉滋. 一种低稀土高强度变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610081996.2,2017年4月授权.
7.陈先华,颜滔,潘复生,毛建军. 一种利用温度梯度纯化镁熔体的方法,专利号:ZL201510085617.2,2016年8月授权.
8.陈先华,王博,潘复生. 一种高强度高塑性Mg-Zn-Al-Sn镁合金,专利号:ZL201410704554.X,2016年6月授权
9.陈先华,潘复生,刘莉滋. 含Cu的高导电高电磁屏蔽性能变形镁合金及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410095293.6,2015年12月授权
10. 陈先华,潘复生,毛建军. 一种无熔剂的镁合金纯净化方法,专利号:ZL201110273525.9,2012年10月授权.
主持制定的国际标准:
1. Wrought magnesium and magnesium alloys — Rolled plates and sheets. ISO 23700-2021, 2021年3月发布
表彰及奖励
2021年国际镁科学技术特别创新贡献奖
2021年ISO国际标准卓越贡献奖
2020年重庆新材料研发创新英才
2019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1
201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1
2018年重庆市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2
2018年重庆市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2018年重庆大学科研后备拔尖人才
2014年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4
2013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3
科研团队
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潘复生院士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