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工作经历
1993-08~1997-07 贵州大学 本科生
1997-08~2000-07 贵州大学 硕士生
2000-08~2004-06 北京科技大学 博士生
2004-06~2006-06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后
2006-06~2007-01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讲师
2007-02~2011-09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研究员
2011-10~2021-06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破格)
2012-01~2013-06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Distinguished Visiting Scientist
2012-06~2021-06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博导
2015-03~2021-06 上海大学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博导
2015-04~2021-06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 副院长/教授/博导
2020-01~2022-12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大学“伟长学者”
2021-06~2022-10 重庆大学 材料学院材料科学系 教授/博导
2022-10~至今 重庆大学 材料学院储能材料系 教授/博导/系主任
社会兼职
2021~至今 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2022~至今 Vice Chair of Academic Commit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Mg Society
2021~至今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2024~2028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轻合金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1~至今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委员
2020~至今 《J. Mater. Sci. Technol.》Associate editor
2024~2027 《The Innovation Energy》编委
2021~至今 《J. Magnes. Alloys》编委
2021~至今 《J. Mater. Inf.》编委
2019~至今 《Int. J. Miner. Metall. Mater.》编委
2018~至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编委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功能材料、氢能源材料、学术论文写作
研究生课程:计算材料学
主要研究方向
[1] 储氢材料及储氢系统集成
[2] 合金热力学与动力学
[3] 新型储能材料设计及应用
[4] 新型节能材料设计及应用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63课题、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青、联合重点、面上)及企业委托项目50余项。
论文及专著
[1] 在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Acta Mater.、J. Mater. Sci. Technol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引用11000余次,H因子58,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2] 出版中文教材/专著2 本(第一主编),英文专著 1 章。
专利
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8件(其中以第一发明人38件),8件实现转化应用。
表彰及奖励
2022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
2022 国际镁学会“国际镁科学与技术奖•年度人物奖(Person of the Year)”
2021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1)
2012 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2006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21 上海领军人才
2022 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领域)
2021 中国有色金属创新争先奖(非青年组)
2014 上海市“曙光学者”
2011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
2006 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
科研团队
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潘复生院士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