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
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工名录 > 正文
教工名录

吕学伟

系所:冶金工程系

职称:教授

职务:人事处处长

学位:工学博士

邮箱:lvxuewei@cqu.edu.cn

电话:023-65102381

学习工作经历

2001.09-2005.06 重庆大学冶金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2008.03-2009.03 美国密苏里大学冶金工程专业,联培博士

2005.09-2010.06 重庆大学冶金工程专业,工学博士

2010.07-2014.09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副教授

2014.09-至今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教授

2016.05-2017.05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访问教授

2019.10-2022.05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2022.05-2023.07 重庆大学技术转移研究院院长

2022.11至今 重庆大学人事处处长

社会兼职

《钢铁钒钛》副主编

ISIJ International》顾问委员会委员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编委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编委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编委

Journal of Ming and Metallurgy》编委

《钢铁》编委

教育部科技委委员

中国金属学会理事

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委员

中国金属学会反应工程学分会委员

全国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委员会委员

攀枝花市政府顾问

主讲课程

《铁冶金学(双语)》,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

[1] 复杂难处理铁矿冶炼

[2] 炉渣高温物理化学

[3] 低碳冶金

[4] 冶金热力学与相图

[5] 钒钛冶金与新材料

[6] 镁冶金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纵向及企业横向项目60余项,总经费4000余万元。主持的代表性项目如下:

[1] 多元熔渣高温物化性质与调控,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00万元,2025.01-2029.12

[2]  全流程工序耦合及智能化控制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574万元,2022.11-2025.12

[3]  气基低温还原碳化—分选—低温氯化处理低品位钛精矿新工艺,国家自然基金联合重点项目,223万元,2020.01-2023.12

[4]  高铝型含铁原料高炉流程高效利用基础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60万元, 2020.01-2023.12

[5]  钒钛资源多组分体系反应与分离基础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404万元,2018.12-2022.12

[6]  矿物加工与提取冶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30万元,2016.01-2018.12

[7]  高钛渣高温性质及电炉冶炼工艺中渣铁界面分离强化方法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82万元,2014.01-2017.12

[8]  复杂原料烧结过程中铁酸钙熔体生成与结晶行为的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6万元,2012.01-2014.12

[9]  高炉富氢冶炼理论基础与应用研究,中国宝武低碳冶金技术创新基金,200万元,2022.09-2024.12

[10] 全钒钛矿高炉冶炼基础理论研究,攀钢集团,291万元,2019.02至2021.12

[11] 钒渣复合焙烧提钒工艺研究,攀钢集团,140万元,2021.12至20223.11

[12] 钒铬固废高值化利用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河钢集团,126万元,2022.06-2024.06

[13] 富钛料高效低碳提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河钢集团,110万元,2023.01-2024.12

[14] 铝酸盐型高炉造渣工艺研究,Rio Tinto,15万澳元,2022.11-2023.12

论文及专著

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发表SCI论文160余篇(近577篇),WOS他引3000余次,H指数33。其中,在国际冶金领域著名期刊美国冶金材料会刊(Metall. Mater. Trans. B)发表论文31篇,日本钢铁会刊(ISIJ International)发表论文36篇。主编《冶金概论》教材1本,获重庆市重点教材;出版英文专著《High Temperatur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High Alumina Blast Furnace Slag》、中文专著《复合铁酸钙高温物理化学》(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各1部。

专利

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主持制定国家标准1部。

代表性专利:

[1] 吕学伟,邓青宇,严志明等,一种高温熔体物性测量装置,ZL201610075721.8

[2] 吕学伟,单成,张旭等,一种利用电流实时监测炉渣泡沫化程度的实验装置及方法,ZL201510361671.5

[3] 吕学伟,吕炜,张颖异等,一种低温气基还原含钛铁矿物粉末制备高钛渣的方法,ZL201710007574.5

[4] 吕学伟,胡凯,张颖异等,一种电炉冶炼钛渣的冶炼终点判断系统及方法,ZL201610803499.9

[5] 吕学伟,贺文超,李雪琴等,一种直接粒化法生产酸溶性钛渣粉末的方法,ZL201710449041.2

[6] 吕学伟,李刚,丁成义等,一种熔剂性铁酸钙的制备方法,ZL201910591670.8

[7] 吕学伟,白晨光,周传强等,测量铁矿粉湿容量的装置,ZL200920128074.8

[8] 吕学伟,庞正德,凌家伟等,一种用于高炉冶炼超高配比钒钛磁铁矿的炉料结构,ZL202010676262.5

[9] 吕学伟,向俊一,黄青云等,一种强化转炉钒渣钙化提钒的方法,ZL201610295574.5

[10] 吕学伟,钟大鹏,裴贵尚等,一种镁铝复合热还原钒氧化物制备钒铁合金的方法,ZL201911049360.

主持制定的国家标准:

[1] 吕学伟,黄青云,游洋等,铁矿粉湿容量的测定方法,GB/T 42523-2023,2023.05发布

表彰及奖励

2020-2023 爱思唯尔冶金工程高被引学者

2023 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7)

2023 鼎新青年科学家奖

2023 赵天从冶金教育优秀青年教师奖

2022 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5)

2022 宝钢优秀教师

2020 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

2019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

2017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2015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2012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3)

2012 霍英东基金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

2012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导师:白晨光教授

科研团队

重庆大学多金属矿绿色提取冶金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