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工作经历
1998.9-2007.6 重庆大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学士、硕士、博士
2004.10-2019.8 重庆大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助教、讲师、副教授
2019.9-今 重庆大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教授(博导)
2010.4-2011.4 韩国釜山国立大学航空工程系 博士后研究员
2014.8-2015.8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系 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审查技术专家
中国锻压行业协会头脑风暴专家
江苏省船舶动力系统零件先进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机械工业长寿命模具增材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重庆市金属学会理事
SCI期刊Materials的编委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工业企业管理》、《3D打印技术及应用》、《模具制造工艺学》、《材料成型科技实践》。
研究生课程:《塑性成形模拟技术》(学硕、学博)、《塑性成形过程模拟与仿真》(专硕)。
主要研究方向
[1] WAAM/SLM/LC/PTA增材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2] 极复杂变形-相变-晶粒/晶界多尺度动态耦合分析及调控
[3] 极复杂热-流-固-结构多场动态耦合分析及一体化优化
[4] 工艺智能规划系统及工业/特殊行业预测分析软件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近3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代表性项目如下:
[1]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电弧熔丝增材制造集成系统;
[2] 主持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800MN大型锻压机设计制造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大型钛合金框架结构件成型特性及工艺研究;
[3] 主持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大型构件锻造成形技术研究—模锻件微观组织预测仿真及组织均匀性控制技术研究;
[4]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船用低速机气阀电镦-锻成形混合晶界网络控制模型及调控机理;
[5]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耐热合金大规格电镦成形晶粒度及其分布均匀度双目标控制模型及调控机理;
[6] 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多道滚拔制矩形截面铝合金波导管的工艺一体化超平滑调控机理研究;
[7] 主持中国国家人社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超大规格原动机气阀坯电镦成形制备组织匀细化精确控制方法及调控;
[8] 主持重庆市技术创新项目,基于KBE及WEB技术的锻模设计与制造系统;
[9] 主持重庆市产研专项,双金属堆焊新材料模具;
[10] 主持重庆市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专项项目,超大规格原动机气阀坯电镦成形制备组织匀细化精确控制方法及调控机理研究;
[11] 主持重庆市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专项项目,镍基大气阀电镦-锻低ΣCSL晶界结构形态精确控制方法及调控机理;
[12] 主持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镍基合金超长程电镦预储能调控动态再结晶的方法及机理;
[13] 主持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超高强度钢板热冲压变形同步淬火诱导马氏体相变强化控制机理;
[14] 主持重庆市重点研发项目课题,长寿命低成本模具增材制造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15] 主持重庆市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复杂零部件智能锻压成型生产单元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16] 主持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项目课题,面向工模夹具延寿与快速修复的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17] 主持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大型锻造型砧电弧增材强化再制造技术及装备应用;
[18] 主持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课题,空发动机涡轮导向器结构设计及一体化增材制造;
[19] 主持四川省省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任务项目课题,8万吨模锻压机用低成本长寿命模具;
[20] 主持德阳市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大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涡轮导向器 3D 打印关键技术研究;
[21] 主持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织型E-玻纤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冲击特性研究;
[22] 主持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超大规格原动机气阀坯电镦成形组织精确控制方法及机理研究;
[23] 主持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超大规格气阀电镦-锻制备混合晶界结构与晶粒匀细化形态精确控制方法及调控机理;
[24] 主持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镍基超合金电镦-锻成形混合晶界的冷轧预储能调控方法;
[25] 主持现代测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高能摩擦材料变形损伤特性检测与建模;
[26] 主持重庆高性能汽车协同创新中心重点项目,超高强度钢板热冲压变形行为及同步淬火诱导马氏体相变强化机理研究;
[27] 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面上项目,大锻件孔隙性缺陷仿生自愈合控制机理;
[28] 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项项目,基于DMM-FEM的耐热合金长杆件局部载流自阻热连续稳健变形与组织演化的协调机理研究;
[29] 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超大规格原动机气阀坯电镦成形制备组织精确控制方法及机理研究;
[30] 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电弧熔丝增材制造集成系统;
[31] 主持企业委托项目,模具回收及再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及基地建设;
[32] 主持企业委托项目,船用气阀关键技术有限元分析及平台建设;
[33] 主持企业委托项目,船用低速机气阀制造-服役-再制造全周期智能控制平台建设;
[34] 主持企业委托项目,特种金属材料性能分析与特性测试;
[35] 主持企业委托项目,超高强钢热冲压模具润滑标准及目标零件变强度工艺开发;
[36] 主持企业委托项目,5Mn材料耐磨性能分析与测试;
[37] 主持企业委托项目,中高速柴油机气阀镦锻工艺过程优化分析;
[38] 主持企业委托项目,阻尼器力学性能分析;
[39] 主持企业委托项目,船用双燃料低速机预燃室成形工艺研究及应用;
[40] 主持企业委托项目,内燃机气阀涂层设计与激光熔覆技术开发;
[41] 主持企业委托项目,柴油机气阀材料与先进技术研究及应用;
[42] 主持企业委托项目,泄洪洞弧门支铰应力仿真分析;
[43] 主持企业委托项目,异质材料修复后泄洪洞弧门支铰动态应力仿真分析
[44] 主持企业委托项目,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薄壁铝合金外壳成型及有限元仿真模拟技术开发;
[45] 主持企业委托项目,转向节锻件工艺开发技术服务;
[46] 主持企业委托项目,F1L项目基于强度仿真的冲压模具轻量化设计开发;
[47] 主持企业委托项目,弹性管路及支撑件力学分析软件;
论文及专著
发表SCI论文85篇,1作专著1本、教材1本,副主编丛书1本,5次参编《中国锻造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主持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词条3个,参编《锻压手册(第4 版)》。
专利
发明专利获权如下:
[1] 汽车外星轮等温挤压预成形装置,ZL200810069591.2
[2] 多道次滚动拉拔加工矩形铝合金波导管的方法,ZL201110171276.2
[3] 等圆截面到变方形截面的差温推压制备筒坯方法及装置,ZL201210094967.1
[4] 一种半轴套管坯一次双件局部电镦制备装置及方法,ZL201310563940.7
[5] 控制电镦预制坯晶粒匀细化的方法及电磁补热式电镦装置,ZL201710828432.5
[6] 控制形成匀细化混合晶界的电流补热式电镦方法及装置,ZL201711184755.1
[7] 基于锤击介入温度的残余应力锤击消除控制方法与系统,ZL202010566178.8
[8] 积材平整度与残余应力协调优化自反馈控制方法与系统,ZL202010043884.4
[9] 基于电弧熔丝的强化增材工艺与模具强化方法,ZL202011315049.8
[10] 电极电阻率梯度变化的大规格电镦方法与砧子电极,ZL202011539353.0
[11] 低能晶界密度与晶粒尺寸的协调优化方法与系统,ZL202110043372.2
[12] 一种调控混合晶界的船用柴油机气阀制造方法,ZL202210523124.2
[13] 用于镍基合金的摆辗强化效果预测方法及系统,ZL202210445533.5
软件著作权如下:
[1] 自动积材焊缝形状与工艺参数优化软件V1.0,2019SR0588899
[2] 自动积材随焊锤击数据库管理软件V1.0,2019SR1069337
[3] 电弧增材构件智能碾压消应力工艺系统V1.0,2020SR1770222
[4] 电弧增材构件智能碾压变形强化工艺系统V1.0,2020SR1797943
[5] 电热镦参数梯度变加载程序快速生成窗口软件V1.0,2020SR1714714
[6] 电热镦有限元模型参数快速设置窗口软件V1.0,2020SR1720091
[7] 镍基超合金热塑性变形低能晶界密度预测及分析系统V1.0,2020SR1720092
[8] 弹性管路支承件冲击强度分析与结构优化系统V1.0,2024SR1399579
[9] 管路系统振动噪声分析与匹配性优化设计系统V1.0,2024SR1399590
[10] 管路热力场循环动态响应规律分析及预测系统V1.0,2024SR1401945
[11] 支承件疲劳振动动态响应规律分析系统V1.0,2024SR1399595
[12] 弹性管路支承件稳态强度分析与结构优化系统V1.0,2024SR2167918
表彰及奖励
[1]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2]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二等奖,船用低速柴油机气阀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序1)
[3] 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梯度异质结构长寿命锻模关键技术及应用(序2)
[4]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船用低速柴油机气阀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序2)
[5] 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汽车变速器结合齿整体精密成形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序2)
[6] 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长寿命低成本锻模制造与再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序2)
[7] 指导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镍基超合金冷变形预储能调控低∑CSL晶界密度的机理研究》;
[8] 指导重庆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基于晶粒细化的变加载路径设计方法及其在Ni-Cr-Al 合金上的应用》;
科研团队
重庆大学模具技术研究中心
先进模具智能制造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机械工业长寿命模具增材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