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
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工名录 > 正文
教工名录

何维均

系所:材料加工工程

职称:教授

学位:博士

邮箱:weijun.he@cqu.edu.cn

学习工作经历

2003-2007  重庆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科

2007-2013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德国Fraunhofer协会IWM研究所 硕博连读

2013-至今 重庆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讲师、副教授、教授

社会兼职

1、高性能耐腐蚀合金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金属学报》、《塑性工程学报》、《材料热处理学报》等期刊青年编委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材料力学性能》

研究生课程:《金属材料的织构与各向异性》

主要研究方向

1. 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变形行为与力学性能研究;

2. 先进双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强韧化机制;

3. 弹塑性本构模型开发、晶体塑性、多尺度模拟及其成形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科研项目

主持承担了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企业委托项目5项等科研项目。

论文及专著

截止到2024年3月,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代表性5篇论文如下:

1. W. H. Chen, W. J. He*, B. Jiang, F.S. Pan. Revealing the effect of misorientation on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a Mg-Y allo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 stra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170 (2023) 103753

2. W. H. Chen, W. J. He*, B. Jiang, F.S. Pan. Simultaneous enhancement of strength and ductility for AZ31 magnesium alloy by pre-twinning induced heterostruc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159 (2022) 103483

3. W. H. Chen, W. J. He*, Z. J. Chen, B. Jiang, Q. Liu. Extraordinary room temperature tensile ductility of laminated Ti/Al composite: Roles of anisotropy and strain rate sensitiv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 133 (2020)102806

4. Y. H. Tian, N. C. Chun, W. J. He*, B. Jiang, F.S. Pan, Effect of Zn and Ti transition foil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ot rolling bonded Al/Mg composite plat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891 (2024) 145978

5. Y. Z. Tang, W. J. He*, B. Jiang, F.S. Pan. Influence of rolling deformation on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aminated Mg/Zr composit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849 (2022) 143460

专利

申请专利10余项,已经授权5项

表彰及奖励

获批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重庆大学优秀党员、获川渝科技学术奖励等

科研团队

国家镁中心团队,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3名、博士研究生1名,欢迎有兴趣的同学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