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砼”心赓续学科脉,青银共筑建材魂——建材系开展历史文献抢救性整理工作
发布时间:2025-05-19   作者:王淑萍  

在离退休党委材料学院退休职工第二党支部书记彭小芹教授的牵头组织、土木工程学院退休教师蒲怀京的支持下,由建材装饰教工支部、建材研究生一支部党员组成的文献整理小组于2024年5月23日、2025年5月10日先后两次探访建材系学科奠基人之一——已故蒲心诚教授故居,系统开展历史文献抢救整理工作。

在布满中文、英文和俄文资料的书房里,团队系统梳理了蒲教授留存的珍贵学术资料,整理出的四大类核心文献包括:1950年以来上百册国内外水泥混凝土领域的相关书籍、蒲教授的1953年重庆土木建筑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的最初名称)大学毕业证书、四川省/重庆市科学技术奖获奖证书、各类手绘图纸和中英文专著手稿等核心文献。通过彭小芹教授对建材系发展历史的讲述,详细展现了蒲教授在建材系博士点申报过程中的艰辛付出,以及从设计规划到落地建成混凝土工艺实验室耗费的心血。这些尘封数十载的原始档案,生动再现了建材学科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让年轻党员触摸到第一代建材人“将论文写在混凝土上”的精神基因。

在文献整理过程中,四大发现重构学科记忆:一是党性淬炼,在蒲教授未出版的自传手稿中揭示了其入党的心路历程及科研报国信念;二是师道流芳,整理出1980年代以来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超40册,很多论文作者已成为了行业翘楚,其中二十余册八十年代毕业生的手写毕业论文,工整的钢笔字迹间,严谨的公式推导,清晰的图表,每个章节都凝结着前辈学人的治学匠心;三是科研执念,蒲教授保存完整的实验记录本及实验照片,从1980年到2005年跨越二十多年的实验数据,以统一的格式与符号系统记录了大量水泥混凝土、碱激发胶凝材料的配比参数和实验结果,堪称建材学科发展的活化石;四是学术超越,蒲教授在70岁退休后完成了三本专著,其中《Super High Strength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CRC Press,2012)是我校首本由境外出版商出版的英文专著。团队成员在分类建档时还注意到,在蒲老师的文献笔记和论文评阅中,经常标注自己的见解,或用不同思路整理数据、手绘图表,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年轻教师深受启发。

这些文献不只是学科史料,更是建材系的精神坐标。此次文献抢救工作揭开了三代学者的精神对话:泛黄纸页上的笔墨丹心与青年党员指尖的编码,共同编织着学科传承的纽带。从蒲教授的书房到混凝土实验室,我们不仅要守护历史的厚度,更要锻造面向未来的学术脊梁,为新时代建材学科的发展和“材料强国”的建设注入历史动能。经过进一步整理,部分资料将存入学校档案馆。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