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下午,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强国”口述历史项目第七期在B区材料楼顺利举行。本期访谈特邀中机中联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儒冠,重庆两江新区招商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原副局长李光,两位校友参与;参与访谈的还有学院副院长谢卫东,学院团委书记李大兴和学生代表们。
在近两小时的访谈中,两位嘉宾以“材料强国”为主线,深情回顾了从重大求学到产业报国的奋斗历程。
钢铁意志:从技术突围到产业突围
李儒冠校友通过自身经历讲述“技术+管理”并重的成长路线。2021年,中机中联经营合同额达42.48亿元,同比增长40.53%,在这个历史纪录的背后,是李儒冠“每个螺丝钉都要拧出航天精度”的执着,他带领团队不断创新,凭借着“耐劳苦”的校训精神,实现公司从技术突围到产业突围。

招商兵法:从空白地带到产业集群
两江新区2010年成立以来,李光校友一直从事一线前沿招商工作,凭借3个月内落地世界500强企业的“两江速度”和世界前5机器人企业落地4家的“两江服务”,实现两江新区航空航天、氢能产业、工业互联网等产业“从无到有”。他说:“只有自己专业扎实、技术过关,才能对一个地区的产业集群有所规划,而扎实的知识正是重大和老师给我的。”

在采访过程中,李光校友给了采访组一本手册,这本手册是他在科研工作中总结的“发动机制造材料相关参数”,一百多页的数据,是他在科研与基层实践中用汗水和时光总结出来的。
时代答卷:材料人的三维坐标系
李儒冠寄语青年学子:“要做顶天立地的材料人,顶天就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立地就是扎根中国产业土壤。”李光则送上“三千万”期许:“千万不要轻视车间里的老师傅,千万不要迷信国外的技术指标,千万不要忘记材料强国的初心。”

据悉,“材料强国”口述史项目已形成“一人一档案”“一期一专刊”的传承体系,系列访谈内容将作为学院发展的重要历史资料,让“材料强国”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