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功举办2024年暑期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发布时间:2024-07-10   作者:郭欣悦 周燕 任超 摄影:姜涛  

 2024年7月6日-7日,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材料学院)举行了“2024年暑期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学院党委书记王敬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洁,副院长陈泽军,各系系主任及教师代表出席。本次夏令营安排了学院发展介绍、专家报告、校园参观、面试交流等环节,为来自全国各高校的100余名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重庆大学材料学院的机会和平台。


 7月6日,进行了开幕式,会议由陈洁主持。王敬丰代表学院致开幕词,对来自五湖四海参加此次夏令营的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他谈到,在“党建驱动·材料强国”工程的引领下,全院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凝心聚力助力学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跨越发展。学院党委于2021年荣获重庆市首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标杆院系,并于今年入选第四批新时代高校“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名单。学院抢抓历史机遇,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加快新材料布局,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同时,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庆西部科学城等区域发展优势,大力发展材料学科,2023年新建了储能材料系,孕育并参与建设超瞬态实验大科学装置,致力于学科提档升级,打造材料高峰学科。他期盼同学们,通过本次夏令营的学习和交流,不仅激发大家对材料研究的热情和兴趣,而且也希望同学们通过活动,能够直面材料领域“卡脖子”问题,立志科研报国,未来努力突破先进材料受制于人的问题,为建设材料强国,打造大国筋骨,贡献宝贵力量。


 陈泽军对重庆的人文风情、地理位置做了简要介绍,并就学院的历史沿革、学科优势、师资队伍、科研平台和研究生培养进行了介绍。 徐健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从责任心、兴趣、坚持、硬件、软件、师资、重大情,七个方面畅谈了优秀研究生应该具备的特质,并欢迎同学们加入重大材料大家庭。研究生代表王青孟对自己在读研阶段的科研学习进行了分享。


 开幕式结束之后,夏令营成员在虎溪校区孔子像前进行了合影。合影结束,各专业进行了学术报告。王敬丰、王冲、吴桂林、侯自兵、周杰代表各系以“双碳背景下镁产业的发展前景”、“建筑材料新技术的现状与展望”、“冶金连铸智能生产”、“先进表征原创技术与材料创新研发”、“先进塑性成形方法及长寿命模具技术研究”为主题做了报告。博士生童乐为营员们做了“材料学子多元多面多乐的科研之路”的分享。


学术报告结束之后,电镜中心陈厚文老师和黄天林老师带领营员们分批参观了电镜中心。


 7月7日上午,学院组织参观了重庆大学A区图书馆与校史馆。下午,学院组织了以专业方向为单位的夏令营交流、推免生面试。


 闭幕式上,来自重庆大学的营员代表易小棋同学对学院及辛勤付出的老师和志愿者们表示了感谢,就夏令营的收获进行了分享。各系系主任为同学们颁发了营员结业证书。


 院长陈先华作总结讲话,他对此次夏令营进行了回顾,他谈到,当前在国家规划的推进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等重大方向上,材料都是打通不同瓶颈的利器。他表示,学院重视学科建设,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近年来,学院科研实力稳步提升,已有7篇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正刊,主办的《镁合金学报》(JMA),影响因子连续四年蝉联全球SCI收录的冶金与冶金工程类学术期刊第一位。目前,重庆大学材料科学领域ESI于今年5月进入到全球前0.324‰,位居全球45名,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他期盼同学们以本次夏令营活动为求学生涯的新起点,不断精进,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战略发展做衔接,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面向行业的难点、痛点问题,敢于在科学继承的同时,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勇于创新,砥砺前行,在科研探索中践行“知行合一”。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