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重庆大学孙立东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在Cell子刊iScience上发表
发布时间:2018-09-05   作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闻宣传中心  

近日,由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孙立东教授、长沙理工大学贾传坤教授、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韩拯研究员共同主导,联合新加坡科技局化学与工程研究院等国际团队,开发出一种渗透阳极氧化法,能够在多孔钛三维微通道内(孔径10-100微米,厚度1-5毫米)实现超亲水涂层全覆盖,使水滴在多孔钛的渗透速率提高5个数量级。油水乳液经微通道过滤获得高纯水相,其总有机碳含量低至25ppm以下,油水分离效率达到99.9%以上。相关研究成果于2018年8月31日在Cell出版社旗下子刊iScience期刊发表,题目为Nanostructured Three-Dimensional Percolative Channels for Separation of Oil-in-Water Emulsions。

油水分离是一种将油水混合物分离以实现废油回收利用、污水净化排放的绿色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餐饮废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石油化工工业等领域。多孔钛内部具有微米级三维通道网络,其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腐蚀、抗氧化,且比强度高,是一种理想的过滤材料。然而,多孔钛不具备超浸润性,对油水乳液没有分离效果;并受其微通道尺寸限制,很难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超浸润改性。针对此国际难题,研究团队开发了渗透阳极氧化法,在多孔钛三维微通道内制备和调控超亲水纳米管涂层,最终实现油水乳液的高效分离。该研究结果突破传统油水分离技术瓶颈,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资助。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金鉴为论文第一作者,长沙理工大学贾传坤教授、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韩拯研究员、重庆大学孙立东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浏览次数: